全文总结:
当前政治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
1、政治生活“形式化”。部分干部对党的政治理论学习、研究、领会不深入,对民主议事的规定、规则执行不自觉、不认真;部分基层党组织生活、民主生活匮乏,甚至流于形式;
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党味不足、辣味不浓,使“一把手”权力得不到有效制衡和监督,其他班子成员得过且过;仍有极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在行使运用权力中以权谋私,进行权权交易、权钱交易,大搞利益输送。
2、纪律规矩意识较弱。一是还存在不讲政治个例。极个别党员干部不能真正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,对涉及党的方针政策随意发表评论,口无遮拦,毫无顾忌,甚至对上级决策部署阳奉阴违,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。
二是还存在不守规矩怪圈。拉小山头,搞小圈子,致使“老乡圈”、“同学圈”、“玩乐圈”等各种利益“圈子”客观存在。
三是还存在不要原则的操作。特别是在经济利益突出的项目建设、工程发包及重大资金使用上依然存在着不讲制度讲关系,不讲程序讲运作,不讲公平讲摆平的诸多不正常现象。
3、选人用人透明度不高。受前些年政治生态诟病的影响,一到干部选用和提拔时,干部群众依然认为,所谓民主推荐、组织考察、集体研究等有时不过是玩程序、走过场、掩人耳目罢了。
虽然十八大以来,中央对买官卖官问题进行了专项整治,提出让卖官者身败名裂,让买官者“赔了夫人又折兵”,但要彻底消除“潜规则”带给干部群众的伤害还需要一定的时间。
4、作风建设仍需加强。当前,部分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。如高高在上,脱离群众;欺上瞒下,弄虚作假;急功近利,好大喜功;重权轻责,胡乱作为;心浮气躁,慵懒散漫,不思进取;安于现状,得过且过;贪图享乐,挥霍浪费。
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,对上吹吹拍拍、曲意奉承,对下官气十足、颐指气使;干事创业“玩空手道”、“练假把式”等等。
5、担当精神需要激励。少数领导干部遇事“难”字当头、“退”字当先,遇到矛盾和问题,上推下卸、左躲右闪,能推则推。
有的八面玲珑、四处讨好,当“两面人、老好人”,把“不表态”当法宝,把“打哈哈”当护身符。有的在驻村帮扶上沉不下去,在督导检查上走马观花,在民主生活上只放礼花,在落实执行上敷衍塞责等。
参考资料来源:共产党员网-党内政治生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
如何做好净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"破立"文章
中央政治局近日审议通过了《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》,用制度的“紧箍咒”表明了从严治党的强烈决心。如此,严肃党内政治生活、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,就必须用好《问责条例》这个“杀手锏”,严格对党内政治生活开展不严肃、不规范等问题开展精准问责。要在落实问责条例中激发担当精神。一方面,要把握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治理重点和实践难点,紧紧围绕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及存在的紧迫性问题开展问责。对于领导弱化、从严治党不力导致党内政治生活出现重大问题,损害党内政治生态的,既要追究主体责任、监督责任,又要追究领导责任。另一方面,要把问责条例贯彻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执纪、专项巡视、纪检监察等常态工作,倒逼各级党员干部及时唤醒责任意识,激发担当精神,履行好党员的权利和义务,切实把自己摆进正常严格规范的党内政治生活之中。要在落实问责条例中发挥制度合力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、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一项系统工程,单独依靠《问责条例》不可能发挥整体作用,必须与其他党纪党规的严格执行联系起来,统一到管党治党、从严治党的行动之中,多管齐下、形成制度合力。要根据不同的侧重点,具体结合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等一系列党内法规治理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的问题,环环紧扣形成以责任落实为导向的“制度链”,把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,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方面的要求具体化、对象化,立起规矩,为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供制度体系保障。要在落实问责条例中增强行动自觉。说到底,以问责推动党内政治生活经常化、严格化、规范化,只是治本之策,关键是要加强教育管理,强化作风锤炼,增强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。要积极主动融入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,认真学习掌握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问责条例的思想内涵,深刻认识党内政治生活的重大意义,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。还要发挥党员的引领作用,在自觉参与的基础上敢于举起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,强化问责监督、勇于斗争,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守护者。动员千遍,不如问责一次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一篇大文章,必须依靠问责条例的威慑力,把管党治党的责任抓好抓实,推动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,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更加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。
政治生态五个方面是什么?
政治生态五个方面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,严格党的纪律规矩。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,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,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,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首先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,推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。
政治生态五个方面特点
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,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,核心是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觉悟问题作风问题,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,要始终保持清正廉洁,这是领导干部做人做事的底线,底线就是高压线碰不得。
重要的是严格遵守党章还必须严格执纪,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关键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,要严格把握标准,重点是从严把关从严管理监督干部,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,形成心齐气顺的政治氛围,要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用好这个锐利武器。
如何准确把握"树木"与"森林"的关系,搞清政治生态
“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”腐坏的树木,不会自愈,但治好染病的树木、拔去坏死的树木,防止感染周边的树木,整个森林才能更加健康。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中,“树木”就是党员干部个体,“森林”就是干部队伍整体,就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生态环境。“树木”构成“森林”,“森林”包含“树木”。茂密的森林中时常会出现腐朽、濒临死亡的树木,治树护林,保护生态极为重要。纪检监察干部作为政治生态的“护林员”,“治病树、拔烂树、护森林”是职责使命、工作目标,我们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,把握好“树木和森林”的关系,正确运用监督执纪“四种形态”,实现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势头的目标。
处理好“树木与森林”的关系、做好“森林”防护工作,关键在于紧抓重点,从个别中发现一般、从一般中找出重点。把发现的问题线索放到全局范围中作出综合分析判断。只有突出抓好重点,才能形成足够震慑。各级领导班子及其一把手都处于重要位置,手中都握有一定权力,而权力本身具有两重性,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。加强对一把手权力运行的监督,是实现自我净化、自我完善、自我革新、自我提高的重要方式,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、提高党的威信和形象的途径,更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迫切需要。
网友评论
最新评论
全文总结:1、当前政治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2、如何做好净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"破立"文章3、政治生态五个方面是什么?4、如何准确把握"树木"与"森林"的关系,搞清政治生态当前政治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1、政治生活“形式化”。部分干部对党的政治理论学习、研究、领会